受访者供图
访谈嘉宾:李凤亮
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中国文联特约研究员,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
山与水的相逢,江与海的交响,孕育了岭南文脉兼收并蓄又善于变通的独有个性,构建了广东文化融通中西、着眼天下的辽阔宏图。作为经济大省,广东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增值令世人瞩目,充分彰显了广东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和巨大潜力。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尽管实力强盛,作为岭南文化发祥地的广东仍然期待在文化内容上的深度挖掘、创新与突破。如何铸就与经济实力相匹配的文化软实力,让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广东在文化IP的打造上、岭南文明在时代浪潮的更新中,应如何立足于已有的优势并寻找方向?如何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中构建新岭南文明的策略与路径?为此,《南方》杂志记者专访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中国文联特约研究员,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李凤亮,共同探讨岭南文明更广阔的发展。
湾区塑造城市品格
《南方》杂志:广东作为中国城市化进程最快的省份之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地。您认为广东是否已经发展出成熟的城市文化了?
李凤亮:当前,世界城市化进程日渐加快,正深刻重塑着人类社会的未来。国家统计局今年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66.16%。改革开放以来,岭南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也走在全国前列。《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2025年广东省的城镇化率将达到74.8%。在2024年度GYBrand中国百强城市中,广东更是有12所城市上榜,其中广州、深圳排名第三、第四位,这也突显了广东作为中国经济大省的领先地位和全面实力。佛山、东莞、珠海和惠州等城市的优异表现不仅为广东的经济增长带来了新活力,也为中国的城市化和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意见的出台,为岭南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城市群建设提供了契机,也为新岭南文明与新城市文化发展提供了平台,当下广东无疑已经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新城市文化。
《南方》杂志:广东城市文化品牌的塑造形成了哪些要素,具有什么特点?
李凤亮:芒福德说,城市是文明的容器。广东及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的文化发展,既在全球化背景下具有国内外城市的共同因素,又具有自身的地域特色、传统因素和时代特点。中国当代城市化进程受西方城市发展模式影响较大,多少呈现出“千城一面”的不足,所以构建中国特色的城市审美、城市品牌显得十分重要也较为紧迫。广东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前沿探索,展现了自身特色。
一是形成独特的城市建筑风格。城市建筑作为城市的外观,会塑造旅行者抵达城市的第一印象。像广州的永庆坊、陈家祠等,这些建筑集中体现了岭南建筑的艺术风格和工艺水平。通过这些建筑,岭南文化中的宗族观念、建筑技艺、装饰艺术等得以传承和发扬,中外建筑艺术的融汇也得到体现,为构建中国特色城市审美提供了丰富的显性元素。岭南当代城市建筑的创新也有助于审美独特性塑造,如“小蛮腰”广州塔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纤纤细腰”的独特造型,成为广州地标性建筑,也为城市增添了独特的视觉美感。
二是建设高品位的城市文化设施。如珠海歌剧院的设计灵感源于“珠生于贝,贝生于海”,这与珠海的海洋文化、城市起源紧密相连。它的存在,让珠海的海洋文化有了具象化的表达,使人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珠海的文化底蕴和独特气质。城市文化设施也可以为艺术家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艺术交流的场所,可以推动城市文化创新发展。香港的西九文化区、广州的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深圳在建的“十大文化设施”,都有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文化交流的新平台,为大湾区的艺术创作和交流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是开展有特色的城市文化活动。城市文化节庆与品牌活动在构建中国特色城市审美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传统文化节庆如广府庙会、潮汕的古城过大年、佛山的岭南年俗文化欢乐节等,可以弘扬岭南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增强文化自信,使年轻人和旅行者对城市文脉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现代文化节庆活动则会塑造独特的城市形象,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还可以激发城市的创新活力,如深圳文博会、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珠海航展等。
四是推出有影响的城市文化产品。2008年,深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设计之都”称号,“深圳设计”体现了广东在现代科技与文化艺术融合背景下的审美创新与探索精神。这些设计作品在国内外大赛中屡获殊荣,使深圳乃至整个广东在全球设计领域树立了独特的审美形象,展现出广东城市文化的现代性、开放性与前瞻性。各个城市推出的城市手信、城市礼物,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城市文化营销的有效载体,让区域文化远播至五洲四海。
炒股配资之家拥有经验丰富的专业团队,为投资者提供全方位、一对一的咨询服务。团队成员均具备深厚的金融知识和丰富的实战经验,能够根据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量身定制配资方案,最大程度保障资金安全。
股票配资是一种融资方式,允许投资者使用借入资金购买股票。配资公司会根据投资者的信用状况和投资标的提供一定比例的资金,通常为1:1至1:5。例如,如果投资者有10万元资金,并获得1:3的配资,则可以购买价值40万元的股票。
五是培养代表性的城市文化人物。无论是岭南画派的代表性人物,如“二高一陈”(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杨善深、关山月等,还是粤剧代表人物红线女、罗家宝、林国光等,以及获得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的作家,如刘斯奋、陈崇正,新生代的青年作家(如2023年获得雨果奖的深圳科幻作家海漄等)、艺术家,这些城市文化的代表人物对于构建岭南特色城市审美与文化传承有着示范与引领作用,他们往往成为城市文化标识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不断激发城市文化的创新活力。
最后,还要让城市文化进入日常生活,让审美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创意连接产业、经济和社会,成为社会创新的重要推动力。比如对待非遗,不仅要保护好传承好,更要对其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中,形成新的城市时尚,打造成为新岭南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破与立、古与新
《南方》杂志:广东本土文化资源非常丰厚,各地也各有特色,如何利用已有的资源与基础?如何将传统与现代有效地结合?
李凤亮:广东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多元的文化资源亟待深度开发与有效利用。如何将传统与现代有机融合,是新岭南文明能否有效构建的关键。这不仅需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探寻其灵魂与精髓,还要精准寻觅适宜的转化载体,搭建起传统通向现代的桥梁,更要大力推进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发展,让文化在市场的浪潮中焕发出蓬勃生机与无限活力,进而在新时代绽放出广东文化独有的耀眼光芒,塑造具有鲜明特色与强大魅力的广东文化形象,为广东的长远发展注入强劲且持久的文化动力。在这方面,要着力解放思想,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让传统文化资源有效转化为文化资本、文化资产。
一是进一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广东各地文化资源丰富多样,如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等。以潮汕文化为例,要深入持久研究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如潮汕方言、潮汕建筑(如“四点金”“下山虎”等建筑形式)、潮汕民俗(如潮汕英歌舞、潮汕工夫茶等)背后的历史渊源、文化寓意和社会价值,整合其中的文化故事与文化传说,更深入地了解广东各地文化的深层内涵。
二是找到传统文化转化的有效载体。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定要找到载体、找准模式。如广州永庆坊,虽拥有广州最长最完整的骑楼,分布着李小龙祖居、八和会馆等十几处古迹,被誉为“广州最美老街”,但之前也面临危房林立,社区卫生、消防堪忧等问题。永庆坊以“修旧如旧”为原则,持续实施微改造,用“绣花”功夫让这片老街区重焕生机。改造后的永庆坊,历史文化与现代街区相映成趣,成为新的文化休闲地标,也成为市民放松心情的好去处。还有舞剧《咏春》《沙湾往事》等都是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优秀样本。我们也要向西安、杭州、苏州等地学习,让古老的城市文化、传统文化和今天的时尚文化、科技文化更好结合。
三是推动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文化资源丰厚的地区,只有将文化资源与当代消费有效对接,找准接口,推动开发,才能让宝贵的文化资源产生效益。今天流行的“国潮”消费成为时尚,给我们很大启示,说明传统文化资源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消费潜力,关键是我们能否找到创新创意的路径。
他山之石,何以润泽
《南方》杂志:当下广东所呈现出的城市文化景象,与国内其他省区市相比,有什么样的独有优势?不同的地域文化给予广东各城市什么样的提升空间?需要在哪些方面加强?
李凤亮:广东是中国的南大门,自汉代起便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其所代表和引领的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既是民主革命的策源地,也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这就形成了岭南地区开放、包容、务实、创新等城市文化品格,这也是广东的优势所在。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赋予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的全新定位,为广东奋进新征程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劲动力、提供了根本遵循。广东在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要跑赢自己、跑过别人、跑在前列,充分展示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的领头作用,展示改革创新的优越性与生命力。
一是有效统合时尚前沿与系统深入。广东城市文化虽然具有诸多优势,但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其开放包容的特性,文化呈现出多元的态势,在文化探索的深入性方面还有所欠缺。许多文化活动和产品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展示与融合,未能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历史、精神与价值内涵。与巴黎的时尚文化、意大利的艺术文化相比,广东的文化品牌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相对有限,还没有在世界文化舞台上形成独特而鲜明的文化标识。
二是激发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活力。当下广东在文化设施、文化活动、数字文化资源等方面投入较多,文化消费与文化需求也很旺盛,但关键还要产生高质量的文化供给与文化产品。无论是博物馆、文娱产业、游戏产业、科幻产业等,还是相关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都要有全方位的提升,以城市文化为载体加强国际交流,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激发政府、社会、企业、市民等各方面的创新创造活力,构建一个创新、活跃、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培养民众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与认同感,为城市文化深入发展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是构建传承创新的新岭南文明。广东凭借其深厚的历史底蕴铸就了传统岭南文明的辉煌。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蓬勃发展的当下,广东既有成就亦面临挑战。开放包容且富有活力的城市文化格局,在多元文化交融与创新实践方面独具优势,不同地域文化为各城市发展注入多样活力并拓展广阔空间。广东只要能以传承与创新为驱动双轮,深度挖掘岭南文化内涵,锚定新岭南文明的建设方向,精心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全方位完善文化教育与传承体系,就能让岭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全新魅力与强大活力,就能以构建新岭南文明勇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潮头,吹响引领号角、勇担先锋角色,使岭南大地成为展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高度与多元魅力的重要窗口,在实现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中再显广东担当。
《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南方+记者 | 李梦醒
【本文责编】张蓓蕾
【频道编辑】李卓华 李拉
【文字校对】华成民
【值班主编】刘龙飞 刘树强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2024年第23期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靠谱配资网站_股票配资专业_美原油外盘配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