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YY·B50倍杠杆
提到他的名字,或许大家都会一头雾水。
但如果说出这句诗词,却是人人都会背的程度。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数十年来,这首诗句成了各大广告商眼中的香饽饽。
只是,被给予了无数美好愿望的背后,却是诗人悲剧的开始。
15岁上北大、7年的诗人生涯,25岁选择自杀的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环境造就人生
都说“寒门出贵子”,而这也成了他的人生写照。
只是,一朝鲤鱼跃龙门,不料换来的竟是悲剧的开始。
生在这样的家庭,他的人生本不会和诗有什么关系。
直到离世,家人才知道他有一个诗人的身份。
可也正是因此,又似乎注定他会走上这样一条不归路。
1964年,名叫查海生的男婴在安徽的一个农村家庭里诞生了。
作为家里的长子、又生在那样的年代,或许注定他的未来之路会历经坎坷。
贫穷的家境、众多的孩子,从小查海生就和那个年代所有的同龄人一样,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
但尽管物质贫乏,却没有因此让他丧失对精神文化的渴望。
从小,查海生就对诗书有着极大的兴趣。
年仅四岁时,他就能背诵50多条毛主席语录了。
记忆力超强、又勤学好问,渐渐长大的查海生也慢慢成了村民口中的神童。
只是,相比于村民的称赞,忙于生计的父母却总是忽视对查海生的管教。
可身为家里的长子,查海生却很是让父母省心。
但哪个孩子又不需要家人的关心照顾呢?而隐隐之中,这也为他的未来之路埋下了隐患。
虽然经历了文革,但不幸中又带着幸运。
恰逢查海生要考大学的时候,刚好赶上了文革结束。
就这样,从小就表现出过人才能的他再一次惊呆了众人。
谁也没想到,一个小山村里的15岁少年竟能一下考上了北大法学院。
如果按照这样的势头发展下去,未来查海生不仅会成为一名法学家。
更是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安稳人生,实现华丽的转身。
可偏偏,他生在了巨变里的中国,而命运也在此刻开始了转动。
法学生的诗人路
吃尽了人世的苦、尝便了人心的冷漠,踏入北大的那一刻,查海生可谓是重获新生了。
只是,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一生的。
早已养成简单、偏执、敏感性格的他,终究是慢慢陷入了泥沼之中。
15岁就远走他乡、孤身一人面对大学这个小社会。
这对查海生来说,无疑是个挑战。
而当他踏入北大这个各种思潮涌动的殿堂,随着中国的巨变,查海生也渐渐朝着另一条路开始发展。
从小就热爱诗书的他,在这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发。
到了大三那年,他更是一发不可收拾的爱上了写诗。
在那以后,查海生“不见”了,但一个名叫“海子”的诗人却诞生了。
内心诗人的觉醒,让查海生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夜以继日努力创作的他在毕业后,没有选择自己对口的专业。
被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的他,成了校刊编辑部的一名编辑,彻底走上了写的道路。
那时候,他不仅能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热爱的事业当中,还常常被学生邀请参加一些诗会。
这样的生活,对他来说,简直就是理想生活。
只是,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才短短一年,他就被调离了这个岗位,转而成了一名教师。
能在大学里教学,那可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工作。
但对于查海生来说,这却并非他内心所愿。
性格内向孤僻的他似乎根本不适合这个职业,每次上课时的他目光对准的都是天花板。
工作不得志,但他的诗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创作巅峰。
短短7年间,查海生就写出了多大200万字的诗词。
而就在大家期待这个诗人创作出更多经典作品的时候。
首先传来的却是他卧轨自杀的消息,有着大好前程的他为何要做此选择?
25岁的花样年华
“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
北大才子、政法大学教师、当代年轻诗人,谁也想不到,25岁的他竟在留下遗书后自杀了。
而究其原因,还要从他20岁那年的故事说起。
在别人20岁还没毕业的时候,查海生就已经是大学教师了。
因为常常参加学生诗社的活动,在那里,他遇到了同样爱好诗词的初恋女友。
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尽管一个是学生、一个是老师,但相仿的年龄和共同的爱好让这场师生恋快速升温。
可初恋总是单纯美好又不得“善终”。
尽管当时他们爱的热烈,尽管那时的他们可以没日没夜的给对方写诗。
但最终,仍敌不过“毕业即分手”的现实。
几年的恋情如昙花一现,在毕业之际统统烟消云散。
1986年,女孩要去深圳工作了,两人就此一别,再无瓜葛。
这让深陷其中的纯情少年痛苦不已,后来当他得知初恋女友嫁他人为妇时更是痛的撕心裂肺。
都说自古才子多风流,可查海生却偏偏只专情于一人。
执拗的他终究是因此而彻底走向了自我迷失的深渊。
情场失意,查海生便将所有的精力放在了自己的事业上。
每逢暑假,他没有选择回家,而是远赴西藏寻找诗歌的灵感。
父母远在家乡、查海生也从不向家人诉说衷肠。
满心的不顺只能寄托在自己的诗词上。
而早已习惯了忽视的父母也从未察觉到儿子的不对劲,悲剧就这样慢慢发生了。
来到西藏的他想要以诗会友,可不料他却总感觉自己遭受了别人的冷遇。
性格敏感的他越来越闷闷不乐,渐渐的他竟被气功、开天目等特异功能给洗脑了。
只是,事情进展到了这一步,也仍没有停止摧毁他的致命一击。
因为长期熬夜写诗、空腹饮酒,1989年,严重的胃病让查海生的意志再次被摧残。
然而,请假半年回家看病的他还没康复,催命符就先一步送来。
那年,在家治病的查海生收到了一封来自北京的信。
看到信的他得知初恋女友将回到学校,便立马坐上了回京的车。
可看见白月光早已有了家庭,还对自己如此冷淡。
剩下一颗救命稻草的他终于是被压垮了。
一个星期后,他带着几本书,在山海关的一条铁路上,卧轨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精神分裂也好、为爱而死也罢,身心都饱受摧残的他在留下了一封封遗书后,永远的离开了人世。
“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到底为何自杀,在无数的猜想中,终究成了没有答案的谜团。
但回看他的人生经历,除了诗什么都不如所愿,或许是他人生悲剧的主要原因。
只是,在25岁的大好年华以这样的方式离开,不禁令人感到惋惜。
结语
如今,查海生已离开36年了,但他的诗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间。
而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现在不仅火了数十年、人人都会背,甚至至今都是众多商家眼里的香饽饽。
可他内心深入的悲,却再也无人能解。
参考资料:
和讯网——海子25周年祭:一个时代的离去
楚天都市报——15岁上北大25岁卧轨自杀 30年后弟弟说出海子死因
新京报——今天纪念海子,更要抛弃那些假而空的东西
百度百科——海子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靠谱配资网站_股票配资专业_美原油外盘配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