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股票杠杆是多少,每天带给您感动的名人故事!
高英培是全国知名的相声表演艺术家,经典作品如《钓鱼》《不正之风》《教训》《扯皮专家》《跟谁对着干》《鱼儿问答》等,深受观众喜爱。他的作品常常针砭时弊,揭示社会中的不正之风。高英培塑造的“万能胶”“二他爸爸”“三邦子”“坐地泡”等人物形象都生动逼真,成为了相声艺术的经典之作。
1985年,高英培被评为“全国十大笑星”,这是对他艺术成就的高度认可。他为人厚道,人品艺品双佳。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再婚妻子乔凤楼是著名京韵大鼓艺术家,养父母将她买来作为养女。
展开剩余84%高英培和乔凤楼是“半路夫妻”。常听人说“半路夫妻隔条心”,那么,高英培的婚姻是否幸福呢?我们来了解一下。
高英培的本名是高敬昶(chǎng),1928年12月9日出生于天津,祖籍山东惠民县大年陈镇高家庄(今大高村)。他的父亲是一个底层小市民,家境贫困,经常是吃了上一顿没下一顿。生活在相声氛围浓厚的天津,高英培从小便对相声产生了浓厚兴趣。由于家中贫困,他常常偷偷溜进茶楼听相声,甚至主动帮茶楼擦桌子、拖地,换取听相声的机会。
1945年,父亲不幸去世,高英培为了生计进入北平的纸店当学徒。每天十小时的劳动十分辛苦,生活条件极为艰难。即便如此,高英培对相声的热爱丝毫没有减少,他依然会在晚上偷偷去茶楼偷听,回到宿舍还模仿练习。
后来,高英培的同事耿师傅认识相声名家赵佩茹,并将他推荐给赵佩茹。赵佩茹是与常宝堃搭档的黄金组合,后来与马三立搭档,因其鲜明的语言节奏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画而深受观众喜爱。
第一次见到赵佩茹时,高英培想拜师,却被拒绝了。原因是高英培视力不好,戴着高度近视镜。而当时相声演员不允许戴眼镜上台,因为这样会影响演出效果。高英培承诺,如果不能做到不戴眼镜登台,他愿意随时被开除,赵佩茹终于答应了他。
1948年中秋节,高英培正式拜赵佩茹为师,艺名高英培。经过赵佩茹的精心指导,他学会了《财迷回家》《争座》《扒马褂》等相声经典作品。高英培虽然出身贫寒,但他对相声的热情和刻苦努力令师傅十分感动。
1951年,学成的高英培开始独立演出,并与范振钰搭档,两人合作默契,作品《钓鱼》在天津引起了巨大反响。
然而,在事业如日中天时,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天津市和平区曲艺杂技团解散,高英培被下放到纸制品厂劳动。生活的困境并没有打败他,反而让他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为日后创作讽刺时弊的相声作品奠定了基础。
高英培和乔凤楼是在1960年代初结婚的。乔凤楼比高英培大一岁,她的命运同样充满坎坷。她不知亲生父母是谁,也不知道自己出生在哪个地方。她的养父母花钱从人贩子手中买来她,随后把她抚养长大。尽管乔凤楼经历了许多磨难,但她始终坚强地生活下去。
高英培与乔凤楼结婚后,二人相互支持,携手度过了许多艰难岁月。尽管那个特殊时期相声遭遇打压,但高英培依然坚守艺术梦想,继续创作并表演了许多反映社会问题的相声作品。
随着年代的变迁,相声事业逐渐回暖。高英培和乔凤楼都重新进入了天津市曲艺团,家庭生活也恢复了正常。此后,他与范振钰继续搭档,创作并表演了许多广受欢迎的相声作品。
1985年,高英培被评为“全国十大笑星”,1988年,范振钰告别舞台,高英培开始与弟子孟凡贵搭档,继续在舞台上发光发热。
然而,由于长年劳累和健康问题,高英培在晚年患上了严重的糖尿病和高血压。尽管如此,他依然坚守在相声舞台上,感动了无数观众。
1994年,高英培突发脑血栓,经过抢救后转危为安,但他开始面临语言障碍等健康问题。尽管如此,他依然不放弃自己热爱的艺术。
2002年,高英培因糖尿病并发症去世,享年74岁。乔凤楼则在2009年离世,享年82岁。两人虽然经历了许多波折,但他们最终获得了幸福,尤其在晚年,他们在婚姻中找到了彼此的依靠,形成了一个温暖而和谐的家庭。
-END-
首发作品,抄袭必究!
发布于:山东省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靠谱配资网站_股票配资专业_美原油外盘配资观点